云端云(杭州)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物联网技术集成、智慧校园产品开发的技术企业

行业动态
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

中国教育信息化巨变70年

图片关键词

1570507234257492.jpg

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,人类便迈入了"信息时代"。1958年,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;1973年,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100万次的计算机在北京试制成功,这是我国电子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,从此我国计算机研制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,夯实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石。


从改革开放之初到上世纪90年代末,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萌芽时期。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0100.jpg

1570507309485618.jpg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0246.jpg

1984年2月16日,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观看小学生操作电子计算机时说:"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"。新华社发(资料照片)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0323.jpg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0345.jpg
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0432.jpg


信息全球化背景下,教育信息化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。邓小平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提出"开发信息资源,服务四化建设"、"教育要面向现代化,面向世界,面向未来"、"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",这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针与目标,也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国家发展教育的重要战略位置。自改革开放以来,各时期中央的教育战略部署,都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。


到21世纪,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步入建设驱动发展期和应用驱动发展期。
微信图片_20191008120548.jpg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0552.jpg
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0557.jpg
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0719.jpg


改革开放前4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可以归结为"基础建设+设备配套+应用探索",这个阶段称为教育信息化1.0时代;2017年10月,"办好网络教育"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,意味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了一个新时代,即教育信息化2.0时代。


2018年4月,教育部印发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,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,它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"三全两高一大"的发展目标,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、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、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,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、提高师生信息素养,建设一个"互联网+教育"大平台,从而构建"互联网+"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,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,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。


教育信息化2.0是要在1.0阶段"三通两平台"的基础上,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转段升级,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,使中国教育信息化步入世界先进行列,发挥全球引领作用。从总体上讲,40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就,教育信息化2.0新时期是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,更是教育信息化在发展理念、建设方式上的一次跃升。


2019年4月3日,人民日报刊发文章《一根网线,串起城乡课堂》,文章中写到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加快推进以"三通两平台"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,顺利完成"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"项目。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%上升到96%;多媒体教室比例从不到40%增加到92%;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接入上线平台73个,其中省级平台19个、市级平台28个、区县级平台26个。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截至2018年9月,全国中小学教师共有1400万余人次报名参加活动,共计晒课1290多万堂,推出省级"优课"近17.5万堂,部级"优课"近6万堂,生成性资源达2800多万条,累计独立访客数达1.7亿。
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0809.jpg

教育信息化建设大数据(图片来源:人民日报)
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0911.jpg


未来世界,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、5G等技术将此消彼长地相伴相生,它们之间彼此赋能,会使得通信与技术更加智能及便捷,也将会对教育产生更深远的影响。
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1003.jpg
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1008.jpg
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1012.jpg


微信图片_20191008121016.jpg


***

文章来自: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,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,不对文章观点负责,仅作分享之用。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。本文来源:中国教育网络,作者:张伟静。